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b2b区块链发展,以及发展区块链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区块链技术有望打造“价值互联网”,推动整个经济体系实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区块链只是一项技术,本身并不神秘,只有真正在产业场景落地才能彰显其内在价值。决定区块链未来前景的重要因素是其与实体经济产业相结合的程度。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仍然主要局限于金融领域。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只有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切实改变产业玩法、降低产业成本、提升产业效率、改善产业环境,创新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未来,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产业区块链”项目,将会成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趋势。
那么,区块链如何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在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初期,通过“交易上链”,区块链技术要实事求是地为产业解决一些“小问题”,具体可从降成本、提效率、打造诚信环境等三个方面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一,区块链将发挥“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作用。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导致资本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在经营成本中,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占比不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这两部分的成本。
其二,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增进产业协同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其三,区块链将发挥“构建诚信产业环境”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合作伙伴建立信任的过程仍然较慢,各类信用信息获取难度较大,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通过“交易上链”,各方面可以更为便捷地查询到交易对手准确的历史信用情况,可以更快地建立合作机制;银行也可以更安全地基于交易记录对企业授信,推动解决诚信经营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此外,区块链搭配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违约和欺诈。例如在互联网分享经济平台上,用户将钱支付给平台。但是,资源提供者与平台结算的时候,很难核验分账金额正确与否,即使存在质疑,也很难掌握证据。如果交易行为都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实现,那么就可以有力保障分账金额的准确性,减少争议。
至于区块链会颠覆“古典互联网”问题,我不赞同区块链技术颠覆了互联网,而是应该视为对互联网的功能完善、迭代升级,并开启了互联网发展新阶段。区块链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解决互联网长期存在的数据无序传播、真伪难辨、信任缺失等问题,实现价值在互联网上的高效传递,实现了对互联网功能的升级。
互联网迄今为止可以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web1.0时代,主要传播载体是文字信息,模式是网上新闻,网民通过聊天室交流;web2.0时代,内容载体向多媒体转变,交流方式也转向社交网站;web3.0是移动互联网时代,PC端流量普遍向移动端转移;web4.0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普及的时代,更多物体和机器节点接入到互联网上来,进一步丰富了互联网的功能。
在web1.0-4.0阶段,互联网的优势在于高效地传输信息,但是存在一个隐含的前提:信息可以复制粘贴,同时向多点传播。这几个阶段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梅特卡夫定律”。但是,正如一笔钱一次只能转给一个人,这样金钱价值显然只能单向、单点传输,因此传统的互联网并不擅长传输价值。区块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价值传输过程中完整性、真实性、唯一性的问题,降低了价值传输的风险,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因而实现由“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重大升级,开启了web5.0也就是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大幕。
目前社会上对于区块链行业的评价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妖魔化”,另一种是“神化”,这两种认知都给区块链产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区块链技术本身能够确保上链信息的同步对账、不可篡改、不易灭失,这已经能够为实体经济解决太多的问题。但是不能指望某一个技术将产业的所有问题一次性全部解决,未来区块链技术还需要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搭配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方兴未艾,区块链相关技术、市场、监管体系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在两三年之内可以实现广泛落地,与具体产业场景相结合,创造出新模式。
要实现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产业场景落地,还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找到合适的产业场景,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的痛点,用区块链解决真问题。一般来说,B2B交易场景更容易使用区块链技术。如果一个产业场景符合以下条件:交易相对高频,交易主体范围相对固定,但各方缺乏足够的信任关系,且各方都具备一定的IT系统运营能力,那么区块链技术这个场景能够相对容易的落地。未来随着区块链基础服务的成熟,也将会逐步运用到B2C的产业场景。
第二,技术进一步完备。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51%攻击问题、硬分叉问题、交易成本偏高、确认速度较慢、交易区块具有选择性、POW(工作量证明)的共识机制能耗过高、数据隐私较难保护等等。
第三,机制进一步健全。要准确理解区块链“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关系。所谓的“去中心化”,指的是整个体系可以在没有中心机构管理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运行。两个陌生主体在没有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就能够低成本、快速地实现相互创建信任,进而实现交易。但是,并不是指放任无人管理。区块链系统仍然是个信息系统,需要不断根据新的技术和需求,进行迭代升级,这背后一定是存在相应的治理机制的。
第四,产业标准加快建立。虽然大部分信息通信领域的国家标准并不是强制性标准,但是国家标准一旦建立,对于加快行业人才培养、降低技术开发门槛、促进跨链数据交换、扩展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都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是法外之地,新技术不是违法的挡箭牌,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机制,对于维护区块链产业生态的良性运转、防范风险、降低相关企业的合规性风险都有重大意义。此外,我们注意到,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出台了推动区块链产业在地方发展的促进政策,这也将对区块链技术在产业场景加快落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有:
01、区块链产业长期向好b2b区块链发展,核心价值受到普遍认同;
02、技术发展更加务实b2b区块链发展,工程化和生态构建成为重点;
03、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协同发展;
04、区块链互联互通成为焦点,价值互联远景可期;
05、区块链基础设施化呼声渐起,建设模式仍需深度探索;
06、区块链不能包打天下,需与多技术配合完成数字化转型;
07、存证应用先行,逐渐向多方协作和价值转移迈进;
08、区块链联盟商业模式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09、政府支持仍是未来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0、区块链从业人员规模增加,人才相对紧缺将持续存在。
扩展资料:
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
区块链目前仍以存证类应用为主,例如,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贸易金融等领域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其应用模式仍以文件、合同、票据的存证为主。随着区块链的行业应用不断深化,为了进一步发挥区块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今后将会重点发展多方协作与价值转移类应用。
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合作模式。区块链将连接产业上下游各方,需要依靠联盟共同利益来撮合各方参与者。目前区块链联盟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核心组织主导与参与组织共治,两种区块链联盟商业模式也各有利弊,为了联盟的长期稳定发展,如何建设、建设哪种模式还需要行业持续深度探索。
中国区块链发展现状
1、行业处在高速成长阶段
从区块链的行业层面上来说,2016-2018年,由于国内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区块链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3%。
2、广州是区块链企业的聚集区
区块链企业已经扩散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以北京、山东为主体的环渤海聚集区;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区;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聚集区;以湖南、陕西为代表的中部聚集区;以及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川渝聚集区,其中,广州聚集区的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地区。
3、区块链多领域多向拓展
由于区块链行业迅速发展,各区块链企业加速布局区块链领域应用,拓展其业务领域。截至2020年6月,我国区块链应用企业涉及金融应用、解决方案、BaaS平台、供应链应用、数据服务等,其中,金融应用、解决方案、BaaS平台占比位列前位,占比分别为18%、10%、9%。
b2b区块链发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发展区块链技术、b2b区块链发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