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的信息

快讯指南 今日快讯 2022-12-25 174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区块链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2019年11月8日上午,2019可信区块链峰会在北京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等出席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王新哲指出,以信息技术加速创新与融合渗透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区块链技术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扩展资料:

王新哲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通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地方加快探索步伐、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行业应用落地、构建完善标准体系等多种方式,支持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夯实了中国区块链领域发展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动区块链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带动技术突破、驱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战略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人民网-王新哲:区块链技术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块链】什么是区块链(二)

由于目前区块链领域里充斥着大量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的资金盘、空气币。 而且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说起区块链,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金融、投资或者投机等话题。 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请各位朋友们擦亮眼睛, 风险自担 。

在这篇著名的论文里,中本聪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怎样实现一个完全的、 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 的,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

然而,他并没有明说,到底为什么需要这么做。但是一想到那句被他 永远铸造 在第一个比特币区块中的名言:「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财政大臣处于第二次援助银行的边缘」,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便忍不住会去顺藤摸瓜地琢磨:

其实,人类现代金融机构,或者换而言之——银行的历史并不算悠久。英文里的银行——Bank这个词,最早就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a,本来意思是交易时所用到的长凳。而近代银行的雏形也正是起源于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当然,几乎同一年代,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的宋朝,也出现了具有高利贷性质,以及无利息存款业务的钱庄与票号。

本来,金银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货币,是一个几乎自然而然的过程。还记得马克思也曾经曰过:

但,自从有了银行,银行家们欣喜的发现——自己写的那张银票,几乎可以等同于金银,同样起到了货币的作用。于是,凭借人们对于银行这个金融机构的信任,银行家可以凭空变出钱来。只要大家不在同一时间来把银票换成银子,存了10万两白银的钱庄,完全可以发出11万两银票来,10万给存钱的人,1万自己花!甚至更多!!!

我们可以抽象一下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

虽然,后来 铸币权 被从私人银行收归了各国政府央行。但央行们都是怎么做的呢?且不说当年愚蠢的国民党政府疯狂发行法币自毁经济的愚蠢行为吧( 1937年100法币可买牛两头,1945年可买鱼一条,1948年可买大米两粒,当然1949年就彻底废了 ),我们来看看当今执世界经济牛耳的美国是怎么干的吧:

所以,1933年,一盎司黄金价值20美元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1944年,一盎司黄金锚定35美元,直到1971年8月15日;1973年,一盎司黄金突破100美元;1975年,一盎司黄金150美元左右;2021年,一盎司黄金已经突破了1800美元!从1933年到1944年,美国人民被迫付出10年接近2倍的代价,最终让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然后从1971年到今天,50年,50倍!

现在谁都知道,王二麻子家的米和青菜都是从哪里来的了。但是, 那又怎么样呢 ?毕竟世界离不开金融机构,同样也离不开这家最大、最牛,凑合着不算太离谱的王二麻子来兜底,这米和青菜,要不就由着他吃吧?

但密码学家兼程序员中本聪先生,显然有不同的意见。他在发表《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这篇论文的P2P Foundation网站注册时,所填写的生日是 1975年4月5日 ,如今许多人都揣测,写这个日子,一定是别有深意!

所以,总之,我们需要记住,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目的,就是要 实现一个完全的、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的,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 。

而这,也正是让如今这风起云涌的整个区块链世界——诞生的原动力。

中本聪先生内心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现在我们谁也没法去确切地探究了。但由所他开启的这场「社会学金融实验」,10多年过去,至今仍然进行得如火如荼……

待续

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说明:本文为译文,原文链接: Crypto and Blockchain —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Man’s Greatest Inventions?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归功于技术的发展。

远古时代,大约70万年前,人类最重要的进步就是发现并掌握了火的使用。

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的进化,为早期人类创造了“革命性”的改进,包括建造更大的定居点、使用更复杂的工具,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说,这个远古时期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智力社会的开始。

虽然改变历史的技术发明很多,但是让我们总结并提炼五个最伟大通信技术创新,即为印刷术、电力、无线电、互联网和区块链,这些创新改变了人类获取和使用信息和数据的方式。

印刷术被誉为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印刷术领先于第二项重要发明(电力)近400年。德国金匠商人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被公认为是印刷机的发明人。

印刷术的发行允许了快速且便宜的打印文档和书籍。随着印刷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快捷的获得信息,可以说,印刷术的发明产生了知识革命,并在宗教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印刷术传播信息的能力对科学革命和成人读写能力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刷术导致还导致拉丁语的衰落和全球本地方言的发展。

印刷术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创建和共享,并在大规模的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印刷术允许信息和知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人们仍然处于黑暗中。

直到19世纪末期,在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随着错综复杂的电力问题的解决,电灯泡终于诞生了,电灯泡给世界带来了照明,也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电力应用之一。

电报是在19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电力早期开发的一个应用程序,在通信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电报允许人们通过使用电路来发送信息到世界各地。

电力的发展奠定了通信系统的平台,如电话,传真机以及最终的互联网。

通信技术发展的下一步里程牌是无线电的出现。在19世纪末,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发表的专利《无线电报系统》。

1901年马可尼从康沃尔郡的怀特岛(Isle Wight of Cornwall)向大西洋发送了他的第一个无线传输信息——第一个无线电波。

在接下来的20年里,无线电通讯主要被军方使用。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无线电台就开始商业应用。像BBC广播开始于1922年——为人们提供新闻、信息和娱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电台在给人们传播新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之后,广播将重心转移到音乐和娱乐上。商业化改变了广播的性质,但它仍然在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线电的成功源于其无线的特性。任何拥有接收器的人都可以收听频率范围内的消息和信息。这也意味着许多人可以从一个单一的接收器中获取信息——使其成为最强大的信息交换媒介之一。

虽然广播和电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70年时间),广泛的公众才接触到互联网。

互联网起源始于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JCR Licklider博士 制作了一系列文件,概述了“星际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 这将允许全球连接的计算机网络访问和共享数据,以及使用来自多个站点的程序。

1963年,Licklider担任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称为DARPA)的主任,为ARPANET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于分时的概念,即向多个用户共享计算资源,互联网发展驱动力主要源于这些早期封闭网络上通过使用 分组交换 传输信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所知道的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因为企业希望拥抱并利用全球网络的能力。这看到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出现。

在20世纪90年代初,公众可以访问电子邮件服务和基本网页,并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互联网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就是我们熟知的 互联网泡沫 。

尽管如此,互联网的使用几乎包含了上面列出的所有技术。通过全球计算机和服务器网络,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获得几乎无限的信息。

而且,互联网现在提供视频和音频平台,这已经动摇了广播和电视的世界。它的应用很多——互联网重塑了现代世界。

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也是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

现在互联网已将全球网络连接在一起,使得数亿人能够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随着互联网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数字世界不断发展,使用其基础设施开发了更新的技术。

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用户进行通信和共享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一个问题。

这就是 加密货币 的基础—通过加密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加密技术再次被政府和军事机构所倡导,而加密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地方。数字加密技术被开发出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公之于众,在20世纪90年代,由埃里克•休斯,蒂姆·梅和约翰·吉尔摩正式组建了 密码运动 。

通过访问先前分类的技术,这些技术人员能够继续完成 数据隐私方面 的工作。这种加密技术随后成为 比特币 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本聪的 比特币白皮书 甚至赞扬了Adam Back博士的工作和他的 Hashcash工作证明 —这是一种可以用来防止拒绝服务攻击的算法。

b-money创建者 Wei Dai ,计算机科学家 Ralph Merkle (他发明了加密哈希)和其他一些从事数字时间戳技术研究的科学家的工作都为最终创造比特币做出了贡献。

比特币于2009年诞生,在1月4日的那个重要日子里,当时创世纪块被开采出来。尽管在最初几年它的发展速度缓慢,但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7年可以说是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突破年。一场螺旋式牛市见证了这一卓越的加密货币突破 20,000美元大关 。

这引起了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普遍关注,它们不再是书呆子在硅谷午休时谈论的一种晦涩难懂的技术。

比特币和它的区块链仍然统治着它,而以太坊之类的东西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可能性带来了新的维度。

就像早期的电力,无线电和互联网的一样,这项技术的应用还在摸索中。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落地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

虽然加密领域不断发展,过去几年有许多大型企业进入该领域,但区块链技术也正在被世界各地的私营公司所利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就是区块链技术与上述其它技术不同的地方。无线电和互联网技术首先由政府和军事行动开发和利用。

另一方面,比特币于2009年向公众发布,从那时起,它已被全球数百万人 接受 ,并已经推出了许多区块链项目—公共的和私营的。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在探索中,天空在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方面受到限制。

论区块链的初心与使命

最近股市大涨让很多人眼红,不少链圈的社群也都开始讨论起A股来。是时候再打一遍鸡血,充值一下信仰了。

曾记得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就是比特币诞生的大背景,而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经过近十年演化,使人类第一次通过技术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成为可能,这也是区块链在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根本原因。

时至今日,中本聪也许也没有预料到他搭建的去中心化技术架构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双花、51%攻击、数据回滚等人为因素的干预,成为区块链技术一道道无法治愈的伤疤,不可篡改仿佛是一句笑谈。

现在的人们习惯了中心化模式的高效,没有耐心为了所谓去中心化而等待数小时或数十分钟才能完成的交易。于是,各种妥协方案出现在大众面前。POW太慢、太消耗能源,就用POS。POS速度还是不够,那就DPOS。

正当人们为区块链技术所谓的突破欢呼雀跃之时,却没有意识到区块链已不再是原来的区块链了,它所追求的平等精神已被种种妥协方案所稀释。

POS、DPOS虽在效率上有很大提升,但从本质上讲,它们剥夺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已经背离了中本聪的初心和理念。

从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看,真正落地的应用并不多,其中杀手级应用更是难得一见。自封区块链3.0的EOS,非但没有在区区21个超级节点的架构下兑现百万级TPS的承诺,而且还曝出了节点贿选丑闻,并进而沦为博彩类DAPP横行的大赌场。

其实,性能并不是区块链最为关键的因素,去中心化才是其承载人类自由与平等梦想的核心精髓,分布式架构就是通过牺牲性能才实现平等的。如果追求完美的交易体验,再牛逼的区块链项目也比不过中心化架构。

试问VISA每秒7万多次交易,支付宝每秒近8万次交易,银行同业结算每秒近7万次交易,现在哪个区块链应用能做到?

区块链的使命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打破中心化既得利益者所构建传统利益格局的桎梏,是旨在从技术层面构筑真正人人平等的制度,而不再单纯依赖道德和法律。

回顾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人为灾难,均缘于集权制度下独裁者至高无上的中心化权力。战争年代滥用武力导致社会崩溃,人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和平时期滥发货币导致金融危机,百姓资产遭到无情劫掠。而区块链所倡导的平权模式,可有效限制个体权力阈值,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权力滥用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但是,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它仅仅是个技术工具,解决不了人性的贪婪。虽然所有区块链项目都标榜自己:不可篡改、可溯源和透明性。

但只要给人为因素留下一丝缝隙,区块链就会被玩得面目全非。

改不了链上信息,就在数据上链之前伪造,这样所谓的不可篡改和可溯源就毫无意义了。

进驻EOS的博彩DAPP中,为吸引用户,大部分存在利用区块链的开放性大肆刷假数据现象,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有些公链,包括以太坊在内,甚至公然违背不可篡改的原则,采取人为回滚数据的方式挽回损失,让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前景充满了忧虑。

纵观区块链发展历程,从比特币的1.0时代,到以太坊的2.0时代,谁又会成为3.0时代的标志呢?

TPS虽然是重要选项,但不是惟一的标准,也不是最核心的标准。实际上,一些商业应用场景对性能要求并不是太高,4000左右的TPS足以就会日常需求。目前,一些项目希望通过博人眼球的性能吸引用户,你敢说1万TPS,我就敢吹100万TPS,你敢用21个超级节点,我就敢用11个超级节点,殊不知这种毫无底线的竞争已走入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死胡同。

当前,熊市的涤荡使劣质项目灰飞烟灭,行业生态环境得到充分净化,也使优质项目得到更多资本关注。实际上,但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天王级明星项目,如果摒弃了去中心化的平等精神,如果最后无法实现落地应用,都是没有卵用的空气,徒增笑耳。

未来,3.0时代的标志性项目,必定是落地后能够解决行业高频、痛点和刚需问题的项目,必定是落地后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创造者、传播者、社群运营者参与生态建设的项目,必定是落地后能够构筑多方共赢的新型经济协作体系的项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本聪十年前殚精竭虑创建的区块链技术,使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将自由平等的乌托邦照进现实世界,惟愿业界诸君砥砺奋进,成为这个宏伟蓝图梦想成真的亲历者和践行者。

什么是区块链发展的里程碑

一、中本聪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的论文-比特币白皮书

2008年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美国过于宽松的授信标准下,房屋借贷所堆叠出的巨大泡沫引爆了一连串开启于2008年9月的金融危机。

9月14日星期日,雷曼兄弟在美国联准会拒绝提供A其资金的支持援助后宣告破产,而在同一天美林证券宣布被美国银行收购。这两件事标志着金融危机的起点,进而引发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大衰退,许多投资人损失惨重,也让人们开始对极权制的金融体系感到不信任。

二、创世区块

2009年1月3日,第一个比特币区块在第一批矿工透过挖矿获得了50个比特币后诞生,这也标志着比特币金融体系的正式诞生不过有趣的是,在比特币区块链问世数年后,人们才从Coinbase的创世区块交易编码中,第#1616行发现一个16进制字串。

在将此串转换成英数字后,会得到「sknab rof tuoliab dnoces fo knirb no rollecnahC 9002/naJ/30 semiT ehT」,反过来读便是「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是Bitcoin的创始日期以及中本聪在最初的交易中留下的讯息。

三、首笔比特币支付–PizzaDay

Laszlo Hanyecz是一名在线上零售公司GoRuck工作的佛罗里达人兼工程师,但若你是币圈中人,你一定听过他的一些惊人事迹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Hanyecz在2010年5月22日用10,000比特币(BTC)向网友购买来自Papa John’s的两片比萨,也就是25美元的比萨,如今一万枚比特币价值约为4千万美金。

而名为Jeremy Sturdivant(网名「Jercos」),就是那位当初收了10,000枚比特币,交换两片比萨给Hanyecz之人。这笔交易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比特币有史以来第一次进行实物交易,证明了比特币确实在现实世界也具备价持传递的功能。

四、史上最大交易所黑客事件Mt.Gox

2014年2月24日,Mt.Gox为当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该交易所CEO马克·卡佩勒斯在部落格中宣布退出比特币基金会,随后访问Mt.Gox只将返回一个空白页面。

2014年2月28日,Mt.Gox向东京地方法院声请破产保护,破产研究机构「帝国资料调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Ltd.)的资料显示,Mt.Gox负债达65亿日圆、2013年度营收为1.35亿日圆;帝国资料调查公司在新闻稿中表示,Mt.Gox随后发现自有比特币10万枚与使用者比特币75万枚被窃。

五、以太坊问世

2015年7月30日,第一款以太坊正式启用,名为Frontier(先锋)。所有承诺给早期投资者的以太币被顺利地交付,开发者们也开始在以太坊上编织他们的梦想。

第三版以太坊Metropolis的Part II—Constantinople将会在不久后推出(目前暂时延到明年中),虽然目前以太币的价格只有今年高点的一成不到,但是我们在这三年来已经见证了以太坊为世界带来的创新:包含以太坊虚拟机、智能合约、Dapps、许可式的共享帐本(Permissioned Ledger)等。

虽然以太坊面临扩容困境目前仍在等待技术的更新,在17、18年间有纷纷出现许多底层公链作为应用平台,也就是以太坊的众多竞争者,开启了「多链时代」。目前也不乏有dApp的开发者也因受限于以太坊目前的TPS纷纷转向其他公链,也有人认为未来会是「多链并行,每链一个面向」的场景。

区块链百科:区块链的前世今生——3.0时代

区块链1.0时代的代表是比特币,2.0时代的代表是以太坊,以及各种山寨跟空气币的乱世时代。而区块链3.0,就是在乱世之后真正进入商业应用、实体应用的消费级别的区块链时代,典型标志是通证(Token)的出现。通证带来了传统商业模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证从数字世界走向实体经济,开始在各行寻求落地应用。

通证具备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通:通证可以在一个网络中大范围的流通,且随时随地可以验证;证:作为数字权益证明,通证必须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权益凭证,它必须代表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固有和内在的价值;值:通证必须具有经济价值。

如此一来,“通证经济”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通证经济就是一个基于通证的大规模群体协作,它将通证的作用最大化,让每个创造价值的角色都能够公平地分享价值,充分调动参与动力,形成自组织形态。

区块链 3.0 时代的重大变革

通证经济为区块链的落地大规模应用奠定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未来的世界也因此而大范围改变,包括:

1. 碎片化投资,碎片化收益,颠覆传统互联网的做生意的方式。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作为普通人不可能去参与到一个企业的投资中的,而区块链的出现则可允许普通人对一个大的资产做碎片化投资。假设当初的阿里巴巴采用了区块链做碎片化投资,那么当初所有投资了阿里巴巴的碎片化股东们今天都可以收获一份翻了上千倍的投资回报!

2. 打破互联网的烧钱模式,让所有人成为赢家。传统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免费产品获取大量的用户形成垄断和壁垒,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告、增值服务盈利。在区块链3.0时代,通过发行通证,重新分配项目收益,以此吸引更多的早期投资人和社区用户。随着持有通证的用户数越来越多,通证的价值将越来越高,社区用户、投资者和项目都能从中受益。这样一来,传统互联网早期的提供免费服务的烧钱模式也能得以完善,所有人都会成为赢家。

3. 打破传统企业组织层级,自组织形态或成未来趋势。区块链3.0时代,通过智能合约对分配、协作机制的设立,可以做到比企业的效率更高,更准确。所有通证的拥有者会自然形成一个社群,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推动项目发展把它做成功”,都是社区的一分子,为社区做贡献,推进通证增值,从而一同获利。从哲学层面来说,这种自由、独立、平等的全新自组织社区必然是未来趋势。Gojoy区块链电商就是一个区块链自组织的社区,每个消费者都是其通证拥有者,是碎片化投资者,从而十分乐意共创共建Gojoy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憧憬,在区块链3.0通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现有都将可能被颠覆,我们需要做好准备的,是努力去拥抱区块链。要想抓住区块链风口,了解如何转型区块链,请留言交流,带你学习区块链职业认证课程。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值得纪念的日子和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