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区块链实战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目前全球已陆续出现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了 1600多种虚拟货币,围绕着虚拟货币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的生成、存储、交易等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生态。但整体而言,行业尚处于初创期,离真正的价值应用区域还有很大距离。
区块链经济的核心在于商业逻辑和组织形态的重构,因此需要在多个行业获得应用落地的实例来表明其价值。本文将从区块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区块链在各行业应用的商业模式。
首先,区块链的核心是解决了信用的问题:
信用是一切商业活动与金融的基础。美国自2011年起实行可信身份识别,而中国则通过实 名制实现可监管的信息传播。区块链的意义在于第一次从技术层面建立了去中心化的信任, 实现了完全分布式的信用体系。
其次,区块链解决了价值交换的问题:
传统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点到点传递,但无法实现价值的点到点传递。因为信息是允许复制的,而价值必须确权且具有唯—性,因此必须依赖一个中心化机构才能做到价值传递。区块链完美地解决了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实现价值点到点传递的方法,在价值传递过程中,由网络来实现记帐而不依赖某个中心化的机构。所以区块链有望成为构建新型金融的基础设施,成为未来价值互联网的基石。
区块链的应用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模式:
1)原生型的区块链应用:直接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价值传递和交易等应用,例如数字货币;
2)“区块链+”模式:将传统的场景和区块链底层协议相结合,以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预计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将以第二种模式为主。
区块链具有五大核心属性,即:交易属性(价值属性)、存证属性、信任属性、智能属性、 溯源属性。如上核心属性与行业的需求相结合,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成为了区块链在各行业 应用的商业模式。
区块链+银行
1、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是长期以来困扰银行业的痛点问题。传统跨境支付手段包括两大类:一是网上支付,包括电子账户支付和国际信用卡支付,适用于零售小金额;二是银行汇款模式,适用于大金额的交易;二者均存在到账周期长、费用高、交易透明度低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方便、快捷、安全、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更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区块链的作用:
区块链去中介化、交易公开透明的特点,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缩短了支付周期、降低 费用、增加了交易透明度。例如,2017年12月,招商银行联手永隆银行、永隆深圳分行,成功实现了三方之间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汇款。其清算流程安全、高效、快速,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2、供应链金融
该领域的痛点在于融资周期长、费用高。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系统为中心,第三方增信机构很难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伪,造成人工审核的时间长、融资费用高。
区块链的作用:
区块链将共识机制、存在性证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引入供应链金融,不需要第三方增信机构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实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周期。例如,2017年4月,上市公司易见股份与IBM中国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易见区块”,该系统主推医药场景,目前己有30余家医药流通企业在“易见区块”注册成功,截至7月底交易数量己接近8000笔,投放总金额超过一亿元。
3、数字票据
数字票据行业的痛点在于长期存在“虚假票据”、“一票多卖”等问题,为银行业的票据融资业务带来了风险。
区块链的作用:
区块链的存在性证明、不可篡改的特性,有效解决了虚假数字票据的问题;同时,区块链解决了双花问题,可避免"一票多卖"。例如,深圳区块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发行票链产品,基于区块链提供票据的融资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的票据融资需求。合作银行包括赣州银行、贵阳银行、苏州银行、石嘴山银行、廊坊银 行、乌海银行、吉林九台农商银行、尧都农商银行、深圳农村行业银行、潍坊银行、中原银行等。此外,浙商银行、京东金融、恒生电子、海航等也在验证区块链数字票据服务。
区块链+证券
1、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以未来的收入作为保证,以获得现在的融资。该领域的痛点在于:参与主体多, 操作环节多,交易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底层资产真伪无法保证。
区块链的作用:
区块链为资产证券化引入了存在性证明、不可篡改、共识机制等属性,能够实时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解决了交易链条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的信任问题。各类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 收益凭证、仓单等均可被整合进区块链中,成为链上数字资产,提升资产流转效率,降低成本。例如,2017年5月,百度金融与佰仟租赁、华能信托等在内的合作方联合发行区块链技术支持的 资产证券化ABS项目,发行规模达4.24亿元。
区块链+保险
1、保险业务
保险行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客户与保险机构之间缺乏信任等问题:用户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而保险机构则面临骗保的风险。
区块链的作用: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开放透明、可追溯的特点,为保险机构和用户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险标的信息在区块链上统一管理,不可篡改,帮助保险机构规避骗保风险;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法国保险巨头安盛保险(AXA)正在使用以太坊公有区块链为航空旅客提供自动航班延迟赔偿。如果航班延迟超过2小时,“智能合约”保险产品将会向乘客进行自动理赔。
2、征信管理
该领域的痛点在于征信机构的数据采集渠道有限,数据缺乏共享,导致难以准确表征个人或机构的信用情况;此外,数据收集过程中也存在如何保障用户隐私的问题。
区块链的作用:
区块链具有去信任、共识、不可篡改的特征,在技术层面保证了可以在有效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实现有限度、可管控的信用数据共享和验证。例如,目前中国平安的区块链征信业务已上线运行,此外国内的创业公司如上海矩真、LinkEye、布比区块链等也在进行联合征信、安全存证等方面的 探索 。
作为一种基础性技术,区块链在众多具有分布式处理、点对点交易、快速建立信任关系等需求的行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其核心是解决了信用的问题,实现了价值的点到点传递。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价值互联网的基石。
区块链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引入的创新属性,与传统行业应用相结合,实现商业逻辑的重构,以便创造新的应用场景,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区块链也将延伸到 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区块链解决了数字化资产的管理、交易、转移等问题,因此将在资产数字化的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供应链管理、数据服务、资产管理、公共服务、物联网等应用正在各个领域逐步落地,“区块链+”正在成为现实。
区块链分布式商业模式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降维
传统商业模式是高维度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信息极为不对称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如汽车厂商对客户屏蔽造车成本及技术含量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企业通过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中纬度,平台掌握所有用户信息,利益相关方都在平台上发生关联关系。平台看似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实际上不同用户掌握的信息和权限是不同的。
区块链分布式商业模式是低纬度,对互联网和传统商业模式进行大幅度降维,具体变现为信息对称、公开透明,权力平等,去除中心化平台,所有用户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发生交易。例如支付宝是互联网商业模式,支付宝平台掌握上亿用户信息,所有交易必须通过支付宝结算中心处理,支付宝有权对其认定的异常转账进行干预,有权修改规则并按照设定的规则收取相关费用,而用户只能被动服从。支付宝与用户的关系是,中心化权力与服从的关系。比特币网络可理解为支付宝系统在区块链上的平行迁移,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支付系统。在比特币网络中,没有中心化的结算系统,结算和记账都有所有节点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其规则交易是由代码固化的,信息公开透明,节点参与权、记账权、收益权都是平等的,具有高度信任特征。比特币网络与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如果比特币网络离开节点验证,这个支付系统则无法运行。
二、分布式
降维解决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了原有中心化组织与用户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但是维度一旦降下来,一个水平面上庞大的用户(节点)关系如何处理是区块链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人人是中心,人人又是节点的分布式网络中,在权力和责任对等的基础上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取利益,符合市场***竞争的特性。例如在比特币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拥有同等的权力,按照POW公平竞争获取比特币奖励。在商品溯源系统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一员,信息不被任何一方掌控,权力平等,责任和利益划分明确。
权力分布式在商业模式中具有激励作用。在传统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容易出现不公平竞争,从而伤害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竞拍市场中,由于信息不透明,很难避免权力寻租、相互勾结。在区块链的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分布式地存在,在信息透明的环境参与竞争。所以,区块链分布式商业模式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模式,对于发挥市场机制有促进作用,提高市场的激励作用。
三、权益分解
权益分解或许是区块链分布式商业模式中最大的创举。通常,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四项权利。在传统商业模式中,产权转让一般包括这四项权力一起转让,产权租赁则仅是使用权转移,所有者保留占有、收益和处置权。所有权和经营权有分离有不分离,分离的经营权掌握在特定经营者手上。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所有权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用户享有大量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权,但不具有占有、收益和处置权。经营权与用户关系不大,只有少部分众包产品(***)具有相关性。
在区块链分布式商业模式中,所有权中占有、使用、收益、处置分离程度大,所有权和经营权、决策权分离程度大,经营权、决策权(部分)掌握在普通用户手上。在比特币网络中,持有比特币享有比特币未来收益权,但不具有占有权,节点掌握结算权和记账权,区块链网络不能离开节点的参与权力。更为具体的例子是,投资人购买了股票,享有该上市公司的股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但没有经营权,大多数没有决策权。投资人购买货币,并不享有该项目的所有权,但是享有货币的未来收益权,以及作为节点具有使用权和经营权(验证和记账权),具有投票权(决策权)。当然,现在权责利体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区块链项目因为投资人没有所有权导致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这种权益分解导致原有的权责利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在分布式商业模式中,项目所有者、经营者、决策者、使用者、收益权人相互分离,同时又相互依存。理想的状态或许是,收益权人(持币者)承担较高的风险,通过货币市场获利,所有者通过项目利润获利,但是收益权人通过参与经营、决策来降低收益风险。
区块链分布式商业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构建一个规范的货币市场,保障收益权人的利益。这样,在这商业模式中,风险才能形成转移,收益分配才能良性,权责利更加分明。
我认为区块链应用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1)构建生态化的商业协同。简称C,重点是Colliboration, 要点区分清生态中的主要角色,设计好基于角色的激励机制。如果协同做的好,就成了自生态化的组织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e organization)。这是最理想场景,当然在实际场景中,完全的去中心化不是很现实,区块链生态可以有中心,甚至可以基于已经成熟的商业组织,通过构建生态圈层的模式,在不改变企业核心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情况下,淡化企业的利益边界,同外部资源形成灵活的协同。
2)建立跨组织的数据和流程联通。简称D,数据的共享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基于数字的共享,实现流程链接,从而实现商业自动化,或者自动化的价值迭代。这也就是通常讲的区块链同AI的结合。AI需要数据和自动化的迭代。区块链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
3)与资产交易相关,简称T,通过数字化映射,实现资产交易和管理的新模式,尤其是提升透明度,和交易效率。区块链带来的信用成本的降低,可以降低交易的颗粒度,带来更好的资产流动性,而且还可以把之前不能兑现的微价值聚合利用起来。区块链的分布式交易模式使得end to end的交易可以自主设计,更灵活。
我个人认为CDT就是区块链应用的主要范型。
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实战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区块链应用与商业模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